鋼結構工程改進節(jié)點設計的途徑包括:1.將塑性鉸的位置外移:根據(jù)在柱面產(chǎn)生塑性鉸的假定提出的。由于在地震中發(fā)現(xiàn)梁在柱面并沒有產(chǎn)生塑性變性,卻出現(xiàn)了裂縫。切口處的破壞是由三軸應力引起的,從而導致了脆性破壞。過去采用的焊接鋼框架節(jié)點標準構造,不能提供可靠的非彈性變形。試驗表明,其節(jié)點轉動能力不超過O.005rad,大大小于SAC建議的最小塑性轉動能力0.03rad.另一方面,從受力情況看,塑性鉸出現(xiàn)在柱面附近的梁上,還可能在柱翼緣的材料中引起很大的厚度方向應變,并對焊縫金屬及其周圍的熱影響區(qū)提出較高的塑性變形要求,這些情況也可能導致脆性破壞。因此,為了取得可靠的性能,最好還是將梁柱連接在構造上使塑性鉸外移。將塑性位置從柱面外移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將節(jié)點部位局部加強,一種是在離開柱面一定距離處將梁截面局部削弱。鋼梁中的塑性鉸典型長度約為梁高的一半,當對節(jié)點局部加強時,可取塑性鉸位置為距加強部分的邊緣處梁高的1/3.節(jié)點局部加強固然也可使塑性鉸外移,但應十分注意不要因此出現(xiàn)弱柱,有背強柱弱梁的原則。
2.在構造上采取某些措施仍可使塑性鉸出現(xiàn)在柱面附近,這些措施包括限制構件的截面,控制梁柱鋼材的有關強度,使母材和焊縫金屬有足夠的沖擊韌性,在節(jié)點構件上消除缺口效應等。但是由于沒有足夠的研究來肯定這些建議,使得這種建議在遲遲未能落實。而將塑性鉸自柱面外移的建議,試驗已表明是可行的和行之有效的。目前節(jié)點局部加強及梁截面減弱,都已提出了若干構造方案。實際上,將梁截面減弱使塑性鉸外移的方法,早在地震以前即有學者提出過,地震后又作了研究,在技術上己較成熟,
3.梁冀緣焊縫襯板缺口效應的處理:鋼框架節(jié)點施工中,通常將襯板和引弧板焊接后留在原處,這種做法,如前所述存在缺口效應,會導致開裂,現(xiàn)在則在焊后將下翼緣的襯板和引弧板割除,同時對焊縫進行檢查.正如前面曾指出的,在下翼緣的焊縫中部由于焊條通過切角困難,焊接和探傷操作都要被迫中斷,通常存在缺陷,割除襯板后可以目視觀察,從而減少在此部位不易查看到的裂紋。襯板和引弧板可用氣刨割除后再清根補焊,但費用較高,操作不慎還可能傷及母材。研究表明,襯板也可不去除,而將襯板底面邊緣與柱焊接,缺點是無法象去除襯板后能對焊縫進行仔細檢查。
4.由于上翼緣焊縫處襯板的缺口效應不嚴重,而且它對焊接和超探也沒有妨礙,出于費用考慮,割除上翼緣襯板可能不合算,如果將上翼緣襯板邊緣用焊縫封閉,試驗表明并無利影響,因此美國現(xiàn)時做法是上翼緣襯板仍然保留并用焊縫封口。坡口焊縫的引弧板,在上下翼緣處通常都切除,因為引弧和滅弧處通常都有很多缺用氣切切除后還需打磨,才能消除潛在的裂縫源。在消除襯板的缺口效應方面在地震后發(fā)表的技術規(guī)定中,對采用H型鋼梁、組合梁,以及采用組合梁時梁預先焊接或與襯板同時裝配,不論是否切角,均采用襯板,對其構造包括引弧板,分別作了詳細規(guī)定。
5.扇形切角構造的改進:由于扇形切角工藝孔的端部起點存在產(chǎn)生裂縫的危險,是否設置形切角以及如何設置,已成為關系到抗震安全的一項重要問題。對扇形切角的設置也提出一系列規(guī)定,包括不開扇形切角和開扇形切角兩大類,并規(guī)定扇形切角可采用不同形狀;對于柱貫通形和梁貫通形節(jié)點分別規(guī)定了不同的構造形式。柱貫通型節(jié)點的扇形切角形式有兩種,其特點是將扇形切角端部與梁翼緣連接處圓弧半徑減小,以便減少應力集中。
6.選用有較高沖擊韌性的焊縫:焊縫沖擊韌性不足會引起節(jié)點破壞。那么焊縫究竟要有多大的沖擊韌性才能防止裂紋出現(xiàn)呢?焊縫的恰帕沖擊韌性(CVN)最小值取-29℃時27J(相當于-200F時20ft-1bs)是合適的,可以發(fā)展成為事實上的標準。在實際工程中,采用E71T-8型和E70TG-K2型焊條的普通手工焊電弧焊已表明焊縫最小沖擊韌性可滿足上述要求,而采用E7018型藥芯焊條的‘貼緊焊’焊縫沖擊韌性值更高,但都必須按AWS規(guī)定的焊接和探傷方法操作。
7.將梁腹板與柱焊接:在采用犬骨式連接時建議:將以往的腹板栓接改為焊接,用全熔透坡口焊縫將梁腹板直接焊在柱上或通過較厚連接板焊接。很多研究指出腹板焊接比栓接性能好,它能更好地傳力,從而減小梁冀緣和翼緣坡口焊縫的應力。梁端腹板用高強度螺栓連接時,與焊接相比抗彎能力變小,塑性變形能力有明顯差異。(責任編輯:http://nbczmf.cn)